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 用药指南

颈动脉八成堵塞六旬翁头昏肢麻

63岁的刁先生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头昏一年有余,一个月前病情加重,说话都有困难。他医院检查后,发现颈动脉狭窄竟高达80%,随时有发生脑卒中的危险。

该院神经外六科主任吴杰为刁先生做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从左颈动脉清理出长达3厘米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重建颈动脉血流供应。术后,刁先生症状明显改善。颈动脉重度堵塞

1年多前,刁先生出现右侧肢体麻木、乏力、头昏等情况,医院检查颅脑MRI,提示左侧额、顶、枕叶及左侧基底节、放射冠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当时他不愿接受系统治疗,只是回家自行服药缓解头昏,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的症状仍然存在。1个月前,刁先生再次出现头昏,右肢麻木、乏力情况加重,还伴有说话不流利、张口限制等情况,休息后也不见好转,家属于是带其医院就诊。颈动脉彩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发现,刁先生双侧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造成左侧颈内动脉起始段重度狭窄,且狭窄率高达80%。吴杰表示,人体两侧颈内动脉供应大脑全部血液的85%,如果颈动脉形成斑块,造成狭窄,就会引起大脑供血不足;同时,血小板成分容易聚集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就随着血液进入脑血管,造成阻塞。“虽然刁先生目前只有右肢麻木、无力等症状,但若不尽早处理,引发脑血管事件的可能性很大。”吴杰提醒,年龄40岁以上,有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等闭塞性脑血管病高危因素者,一旦出现肢体无力、麻木和眩晕,医院就诊,切勿盲目治疗,尤其不能简单当成颈椎病随意按摩,以免造成不稳定斑块脱落引发脑梗。

病变内膜全剥除

“大家经常把血管比作水管,认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黏在血管壁上的脂肪块,这样的比喻并不准确。”吴杰指出,血管壁有外膜、中膜、内膜三层,血液中的胆固醇、甘油三酯等并非仅仅凝聚在内膜上,而是穿透损伤的内膜聚集在内膜与中膜之间的夹缝里,把内膜顶起来形成一个包,这个包就是斑块。针对斑块形成的原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是借助外科手术的方法,在彻底清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同时,重建颈动脉,以达到消除颅内栓塞的根源和扩大管腔改善血流的目的。在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吴杰建议刁先生接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手术在神经电生理、经颅多普勒超声(TCD)监测下进行,术中可见患者左侧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形成,管腔明显狭窄。吴杰在控制血流后,横向切开颈内动脉,分离血管壁,将长达3厘米的斑块与颈动脉内膜一并剥除。手术过程出血约50ml,不影响迷走神经、舌下神经等周边重要结构。术后,刁先生右侧肢体麻木、乏力等症状好转,现已康复出院。

预防脑卒中发生

吴杰介绍,早在上世纪50年代开始,CEA就被视作治疗颈动脉狭窄、预防卒中的有效方法。美国每年开展CEA约15万例,技术十分成熟。“目前,我国脑卒中导致的死亡排在第一位,超过心血管病和癌症,而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脑卒中的主要原因之一。”吴杰介绍,CEA适用于颈动脉狭窄程度大于70%的无症状患者,或有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卒中经历,狭窄程度大于50%的患者,以及行颈动脉血管支架(CAS)后发生再狭窄的患者。但不适用于大动脉炎、显微肌肉结构不良、放疗后纤维化等少见原因导致的颈动脉狭窄。统计显示,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两年内发生脑卒中事件的概率从29%下降到6%,有效预防脑卒中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术后患者还需进一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口服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避免血管再狭窄。

长按下方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白癜风最好的医院是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akq.com/yyzn/71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