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 > 用药指南

科普下肢动脉硬化闭塞发凉跛行静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是由于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引起下肢动脉狭窄、闭塞,进而导致肢体慢性缺血。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发病率逐年提高。

危险因素:吸烟、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血液粘着性增高及高龄等。其中吸烟与糖尿病的危害最大,二者可使周围动脉疾病的发生率增高3-4倍。其次是高脂血症。

有哪些表现呢?

早期可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畏寒、发凉等。之后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这是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的特征性症状。表现为行走一段距离后,出现患肢疲劳、酸痛,被迫休息一段时间;休息后症状可完全缓解,再次行走后症状复现,每次行走的距离、休息的时间一般较为固定。

病变进一步发展,则出现静息痛,即在患者休息时就存在肢端疼痛,平卧及夜间休息时容易发生。

最终肢体可出现溃疡、坏疽,多由轻微的肢端损伤

发现这种情况到哪科看病呢?

请到介入与血管外科规范就诊

要做哪些检查呢?

1、一般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测定,以及心、脑血管评估等。

2、彩超检查,为常用筛查手段,可见动脉硬化斑块,管腔狭窄、闭塞等。

3、CT血管成像(CTA),已成为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可清楚显示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程度;明确诊断,并为治疗方案的确定提供帮助。

4、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同CTA,亦可为下肢动脉动脉硬化闭塞症提供明确的影像学诊断。

5、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为诊断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金标准,能确切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侧枝循环情况,延迟现象可评价远端流出道情况。

怎么治疗?

1、一般治疗,动脉硬化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应整体看待和治疗,包括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并积极诊治可能伴发的心脑血管疾病。针对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早、中期患者,或作为手术及介入治疗的辅助。

2、手术治疗,目的是重建动脉血流通道,改善肢体血供。包括(1)动脉旁路术;(2)动脉内膜剥脱术;

3、介入治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为微创治疗方法,手术风险低,恢复快。

怎么预防呢?

主要在于严格控制动脉粥样的硬化的危险因素,如严格监测、控制血压、血糖、血脂,严格戒烟,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降低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的发生率,并预防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

医院医疗健康集团集团介入诊疗中心、介入与血管外科在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的腔内介入治疗上取得丰富的临床经验。

患者张氏,女,95岁。年6月右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行球囊扩张术,年4月曾在省医院行右下肢激光消融术。近来右下肢静息痛,夜间加重。伴有右足第4、5足趾溃疡。

CTA右侧股浅动脉远端、腘动脉闭塞

拟行右下肢动脉造影及球囊扩张成形术

造影提示股浅动脉远端、腘动脉闭塞

球囊扩张

再次造影狭窄段开通,血流顺畅

远端血管流出道通畅

1、股浅动脉短段狭窄球囊扩张血管开通

2、股浅动脉合并血栓形成,球囊扩张后植入支架

设置床位60余张,医疗团队30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10人,主治医师8人,医师6人。专科护理团队16人。目前设置介入与血管外科一病区、介入与血管外科二病区、神经介入病区、肿瘤微创联动病区、门静脉高压联动病区、糖尿病足联动病区。

医院介入治疗中心专家团队对我院长期帮扶,每周星期三、星期四长期坐诊、查房、手术、学术交流。

省医帮扶风采

非血管介入:各种实体肿瘤的穿刺活检、肝癌、肺癌射频消融、梗阻性黄疸、食管良恶性狭窄球囊扩张、支架等,空肠营养管植入、食管气管瘘封堵术、肠梗阻导管植入术。

神经介入:脑血管造影术、脑动脉瘤栓塞术、颅内外血管支架植入术等。

出血性疾病:大咯血、上消化道出血、消化道动静脉出血、鼻出血、创伤性出血、医源性出血、瘢痕妊娠引产(清宫)出血、凶险性前置胎盘产后大出血等。

血管外科:动脉(静脉)切开取栓术、动静脉狭窄支架植入术、主动脉夹层、辅助动脉瘤、内脏器官动脉瘤、动静脉畸形、透析造瘘修补术等

拳头学科:大隐静脉曲张的介入硬化治疗。

血管性介入:前列腺肥大的介入栓塞、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痛经)的介入栓塞、布卡氏综合征的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术、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支架植入、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综合治疗、肺栓塞的碎栓、抽栓治疗。

肿瘤血管介入:原发性肝癌、肺癌、肾癌、胃癌、食管癌、脾脏恶性肿瘤、膀胱肿瘤、盆腔肿瘤、宫颈恶性肿瘤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ikakq.com/yyzn/104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